
贛州市充分發揮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和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領導小組作用,助力贛州打造“第一等”營商環境,促進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健全完善市縣黨政領導定期與企業家聯系交流工作制度、市領導聯系商會制度、政企圓桌會議制度等,2021年以來,市縣兩級領導走訪企業(商會),收集意見建議660余條,召開政企圓桌會議113次,為企業解決困難問題535個。出臺《贛州市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的實施方案》,增強涉企政策制定的科學性。編印惠企政策匯編,加強惠企政策線上線下宣傳解讀。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召開全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大會,對97位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和55家民營企業進行通報表揚。
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通過非公企業維權服務中心、入企大調研大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了解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和建議。2021年以來,市非公維權服務中心累計受理訴求72件,辦結61件,提供法律咨詢、解答800余次。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出臺《關于做好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具體措施》,建立“法院+商會”機制,選聘調解員800余人,打造非公企業維權檢察聯系點平臺,提供法律咨詢、解答300余次。推動出臺《關于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工作的意見(試行)》,建立首批228項“初次或輕微違法不罰”包容審慎監管清單。
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加大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全市民營企業貸款1665億元,發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28.81億元,“三個信貸通”貸款106.8億元,惠及企業3028戶,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5.3億元。持續落實減費降稅政策,幫助1421戶企業申報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征企業所得稅6.53億元,為企業減負181億元。強化企業用工保障,推動出臺《關于促進市屬和駐市高校、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學生“留贛干”的實施意見》,召開各類宣講會、推進會60余次,安排留贛實習學生13024人,留贛就業學生10991人。